第六十四课 反 者
【原文】
反者, 道之动。 弱者, 道之用。 天下万物生於有, 有生於无。 |
【意解】
任何事物的反面, 都是按大道而运动。 任何弱小的事物, 都是大道的运用。 天下万事万物都产生于有形, 有形是产生于无形。 |
---|
第六十五课 孔 德
【原文】
孔德之容, 唯道是从。 道之为物, 唯恍唯惚。 惚兮恍兮, 其中有象。 恍兮惚兮, 其中有物。 窈兮冥兮, 其中有精。 其精甚真, 其中有信。 自古及今, 其名不去, 以说众甫。 吾何以知众甫之然哉? 以此。 |
【意解】
孔隙中容纳的德, 只有大道才能做得到。 道是一种什么物体呢? 一恍一惚的。 忽然一恍, 看见了人像。 恍恍惚惚, 好像有什么东西。 窈窈茫茫, 看到了精气。 精气是一种纯真之气, 真气中有一种信物。 从古到今, 它的名字仍然没有改变, 以说服众人之口。 我为什么会知道众人会这样说呢, 就是这样理解的。 |
---|
第六十六课 道 冲
【原文】
道冲而用之, 或不盈。 渊兮似万物之宗。 挫其锐, 解其纷, 和其光, 同其尘, 湛兮似或存。 吾不知其谁之子, 象帝之先。 |
【意解】
道被冲开后就可以运用, 它始终是不自满的, 渊博知识是万物的祖宗。 它并不锐利, 它能调解纷争, 综合各种光色, 混同所有的尘埃, 精湛的形象似存非存。 我不知道它是谁的儿子, 好像在黄帝之前就存在。 |
---|
第六十七课 不 见
【原文】
视之不见, 名曰夷。 听之不闻, 名曰希。 搏之不得, 名曰微。 此三者, 不可致诘, 故混而为一。 其上不皦, 其下不昧, 绳绳不可名, 复归于无物。 是谓无状之状, 无物之象, 是谓惚恍。 迎之不见其首, 随之不见其后。 执古之道, 以御今之有, 能知古始, 是谓道纪。 |
【意解】
想看是看不见的, 这叫做夷。 要听也听不着, 这就是希。 要想抓是抓不到手的, 就叫微。 这三种情况, 不可截然分开, 所以混合成为一体。 上面不白, 下面不黑, 根本无法命名, 最后又回归于无形。 这就叫做无形状的形状, 没有东西的形象, 这就是惚恍。 迎面过去看不到它的头, 跟在后面看不见它的尾。 掌握了原始大道, 以说明它今天的存在, 能知道它的古代历史, 这就叫做道的纪元。 |
---|
第六十八课 有 始
【原文】
天下有始, 以为天下母。 既得其母, 以知其子。 既知其子, 复守其母, 没身不殆。 塞其悦, 闭其门, 终身不勤。 开其悦, 济其事, 终身不救。 见小曰明, 守柔曰强。 用其光, 复归其明, 无遗身殃, 是谓习常。 |
【意解】
天下有个开始, 这个开始就是天下之母。 既然有了母亲, 就可以知道她的儿子。 既然知道了儿子是谁, 再返回去守住母亲, 终生不停。 塞住耳朵, 关上大门, 终生不要勤走动。 把门打开, 做自己的家事, 终生没有救药。 看见的小亮点叫明, 守住薄弱部分叫增强。 用它的光, 再恢复其聪明, 消除在身体遭殃时的遗迹, 这就是习以为常。 |
---|
第六十九课 谷 神
【原文】
谷神不死, 是谓玄牝。 玄牝之门, 是谓天地之根绵绵若存。 用之不勤。 |
【意解】
谷神是长存的, 这就是玄妙的阳神。 玄妙的阳神之门在那里, 它就是天地之根连绵不断若亡若存。 用时是用不尽的。 |
---|
第七十课 一 毂
【原文】
三十辐共一毂, 当其无, 有车之用。 埏埴以为器, 当其无, 有器之用。 凿户牖以为室, 当其无, 有室之用。 故有之以为利, 无之以为用。 |
【意解】
三十根轮辐组成一个轮毂, 当中做一个空孔, 就可以做车来用。 用陶土烧制的器皿, 当中也是空的, 拿来作器皿用。 开窗户造居室, 中间也是空的, 作为寝室之用。 故这些东西对我们有利, 无才是对我们最有用的。 |
---|
第七十一课 微 妙
【原文】
古之善为士者, 微妙玄通, 深不可识。 夫唯不可识, 故强为之容。 豫焉若冬涉川, 犹兮若畏四邻, 俨兮其若容, 涣兮若冰之将释, 敦兮其若朴, 旷兮其若谷, 混兮其若浊。 孰能浊以静之徐清, 孰能安以动之徐生。 保此道者, 不欲盈, 夫唯不盈, 故能蔽不新成。 |
【意解】
古时会当兵的, 打仗微妙处事玄通, 一般人还不知道。 唯一不可认识的, 是他能勉强容忍。 如像冬天过河那样, 犹虑像怕邻居一样, 严格要求自己容忍, 涣散时好像冰融化一样, 待人厚道朴实, 胸怀宽广若谷, 与士兵混在一起成为污浊。 谁能在污浊中安静下来慢慢澄清呢? 谁能在安静时慢慢地运动生长呢? 保住这种道的, 没有多大欲望, 唯有欲望不多, 故能隐蔽自己不突出。 |
---|
第七十二课 生 之
【原文】
道生之, 德畜之, 物形之, 势成之, 是以万物莫不尊道而贵德。 道之尊, 德之贵, 夫莫之命, 而常自然。 故道生之, 德畜之。 长之育之, 亭之毒之, 养之覆之。 生而不有, 为而不恃, 长而不宰, 是谓玄德。 |
【意解】
道之所以产生, 就是积蓄了很多德, 物体的形成, 就是气势的形成, 所以万事万物没有不尊重道而看重德的。 道之所以被人们尊重, 德之所以可贵, 它不是为了生命, 而是经常处于自然状态。 所以产生了道, 积蓄了德。 生长发育, 停下来就要受到毒害, 生养死葬。 生长了不据为已有, 做了事而不居功, 功成后而不自作主张, 这就叫做玄妙之德。 |
---|